►
本文1619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张阿姨今年刚退休,原本准备好好享受生活,可最近却总被右上腹的隐隐作痛折腾得坐立不安。一开始她以为是老胃病犯了,可去医院一查,医生说怀疑是肝内胆管结石,建议进一步检查。
可几天后结果出来,却并没有发现结石。医生一句话让她迷糊了:“不一定是结石的问题,其他地方也可能‘惹祸’。”
那右上腹反复隐痛,到底还能是什么?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肝胆病变,但其实还有两种常被忽视但非常常见的原因,也会引发类似症状,值得特别警惕。
一、右上腹痛≠肝内胆管结石,别轻易下结论!右上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肋骨下方靠右的位置”,这里不仅有肝脏、胆囊,还有胃、十二指肠、胰腺上缘等多个器官。很多人一痛就怀疑是肝胆出问题,尤其是肝内胆管结石,但事实上,这种病虽然不罕见,却并不是右上腹痛最常见的原因。
据《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3年数据统计,仅约15%右上腹持续性疼痛患者最终确诊为肝内胆管结石,而更多人是因其他器官“连坐”引起的。
所以,别只盯着结石问题,真正的元凶,有时候藏得更深。
别小看胃病,它可不只会让你胃胀、反酸,还常常“放射性”地痛到右上腹,尤其是胃窦炎、溃疡、甚至早期胃癌。原因很简单:胃的幽门部分靠近右上腹,炎症或溃疡一旦刺激神经,就会让人误以为是肝胆区不适。
特别是以下几类人群,最容易中招:
长期吃止痛药或抗生素;
爱喝酒、抽烟;
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史;
经常空腹、作息不规律。
如果右上腹痛伴随饭后加重、打嗝、恶心、反酸等表现,就要高度警惕可能是胃粘膜病变,而不是结石在作怪。
三、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原因:膈肌与肋间神经牵涉痛你可能没想到,一些并不是“器质性病变”的问题,也会引起右上腹持续性不适。
比如,膈肌痉挛、胸椎问题、甚至肋间神经炎,都可能通过神经牵涉作用引起局部隐痛、钝痛,甚至放射痛。这类疼痛有一个特点:位置固定、按压有痛感、与进食关系不大,往往在活动时加重,休息后缓解。
尤其是久坐族、伏案工作者、长期驼背的人,常会出现脊柱相关牵涉痛,表现为右上腹不适,却怎么查肝胆都“正常”。在这时候,一味查肝查胆,不如看看颈肩背部是不是该放松一下了。
四、这些症状,才更像是肝内胆管结石当然,肝内胆管结石也不是“无辜”的,它确实会引起右上腹痛,但它的疼痛往往更剧烈、发作性强,常伴随以下表现:
持续性钝痛或阵发性绞痛,常在进油腻食物后加重;
伴随恶心、呕吐、发热;
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皮肤发黄、尿色加深,提示胆道梗阻。
如果你有这些症状,建议尽快就医进一步做肝胆B超或MRCP检查,明确是否存在结石或胆道狭窄。
五、如何判断“真病因”?这几点建议很实用面对“查不出结石”的右上腹痛,千万别轻信偏方瞎吃药,否则耽误的是真正的诊断与治疗。
以下几个建议可能对你更有帮助:
明确痛感规律:与进食有关,警惕胃病;活动诱发,考虑神经牵涉。
别忽视基础检查:胃镜、腹部B超、胸椎X线,缺一不可。
优先排查常见病因:胃病和神经痛远比结石更常见。
避免自行服药止痛:尤其是NSAIDs类药物,可能加重胃粘膜损伤。
六、别被“结石”吓住了,真正的健康要靠全面评估右上腹隐痛,确实让人烦心。但你要知道,不是每一次疼痛都要和结石挂钩,也不必一痛就想着“开刀取石”。
在临床上,找准病因比盲目治疗更重要。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饮食调整、姿势矫正,甚至缓解焦虑情绪,就能解决反复困扰你的右上腹痛。所以,面对身体发出的信号,与其慌张,不如理性面对,听听医生怎么说。
参考资料:
[1]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中国肝胆外科临床实践指南(2022版)》.[2] 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防治共识意见(2023年)》.[3]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3年右上腹疼痛病因分布研究分析》.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右上腹部隐痛的原因(右上腹反复隐痛)》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