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拎着行李箱站在我妈家门口时,天灰蒙蒙的,像块浸了水的破抹布。五个月的胎动像小拳头在肚里擂鼓,我摸着凸起的肚子,心里那点委屈突然就硬成了石头——当初他爸拽着我去医院要引产,医生摇头说"月份太大要证明",我转身就走时,他撂下那句"你自己要生,以后别找我",现在还像刀子似的剜心。
一、咬牙扛的日子,比黄连还苦
孕期最后俩月,腿肿得发亮,我妈把她压箱底的旧布鞋拆了重改,鞋垫塞进三层棉花。夜里抽筋疼醒,她摸黑过来揉腿,叹气声比窗外的风还凉:"你爸要是在..."后半句咽回去了,可我知道她怕啥——我兜里那几百块,全靠半夜缝纽扣、叠纸盒攒的,手指磨出的小泡结了层茧。
生小宝那晚,破水时我妈背着我往小区门口狂奔,出租车灯晃得人眼晕。产房里疼得撕心裂肺,听见孩子哭那秒,眼泪和汗混着往下淌。护士抱来皱巴巴的男婴,我盯着他发紫的小手,心里只剩一个念头:就是讨饭,也得把这团肉养大。
二、钱袋子瘪了,法律能当靠山?
小宝三岁上幼儿园,学费单子像张催命符。超市理货的工资刚够糊口,奶粉、尿不湿、感冒药...钱像流水似的淌。有回菜市场撞见他爸,身边跟着个新欢,他张嘴说"给你点钱",我抱着孩子扭头就走——当初他逼我打胎时咋不想想,现在这钱能买回孩子缺失的父爱?
可现实逼得人喘不过气。翻法律条文才明白,婚内分居也能要抚养费!民法典白纸黑字写着:父母不养孩子,未成年子女就能告!法院判过类似案子,父亲月入5000,按20%-30%掏钱,孩子每月能拿上千块。**法律这根拐杖,该拄就得拄**——毕竟孩子奶粉钱不会等咽下那口气再涨价。
三、孩子问"爸爸呢",答案得带温度
最怕小宝仰着脸问:"妈妈,别的小朋友都有爸爸,我的呢?"每次都像被掐住脖子。专家说,别在孩子面前撕破脸,哪怕编故事也得给他留个"好爸爸"的念想。比如"爸爸在很远的地方盖大楼,等桥修好了就回来看你",等他大了再慢慢讲真相。
可这谎能撑多久?有单亲妈妈硬气得很,直接带孩子见生父:"婚姻是咱俩的事,但你永远是他的爸。"孩子心里那块空,得用爱慢慢填实,不是靠躲。
四、单亲妈妈的仗,得打出章法
这些年摸爬滚打,算明白几条道:
法律是盾牌:协商不成就起诉,抚养费按工资比例算,他躲就申请强制执行——法院连"老赖"都敢贴大头照,还怕他赖账?
政府是后援:低保、教育补助、残疾人补贴,该申请就申请。有单亲妈妈靠司法救助金熬过难关,咱也不能死扛。
自己才是主心骨:兼职、学技能、攒钱,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就像我妈说的:"你垮了,小宝咋办?"
如今小宝会踮脚给我擦眼泪,奶声奶气说"妈妈不哭"。看着他的小脸,突然懂了:女子本弱,为母则刚。那点咽不下的气,早化成护崽的刺;那点要不来抚养费的憋屈,终会变成教孩子挺直腰杆的底气。生活这口锅再沉,单亲妈妈也能扛着它,走出一条带光的路。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怀孕五个月能打胎吗?(五个月逼打胎)》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