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心源性猝死事件频频发生,但大多数人对于什么是心源性猝死尚未有清晰的认知,更不知如何预防和救治心源性猝死。
今天就带大家快速了解什么是“心源性猝死”,以及如何预防和救治。
什么是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SCD)也叫心脏性猝死,是指由于心脏原因导致突然的、不可预期的死亡,常常发生于出现症状后1h内。
心源性猝死发生的地点不固定,可能发生在家中、工作生活中、交通工具上、甚至还可能是在睡眠中,往往因为起病急,很多人对其症状不够了解、不能正确评估其突发猝死风险而错过最佳抢救时机,因此其存活率极低。
心源性猝死的发生有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是出生后的头6个月,叫做“婴儿猝死综合征”,可能与新生儿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发育不成熟、呼吸、心率和血压调节系统(如脑干功能)尚未发育完善,也可能与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有关,也就是咱们常说的先天性心脏病。所以,哪怕是再新的心脏,也会有猝死的风险,家长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哦[1]。
其后随着心脏发育成熟,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骤降,直至45岁-75岁达第二峰。也就是咱们常说的中老年阶段,心源性猝死的风险又被拉高了,而这多与冠心病等心脏慢性病损有关。
虽然心源性猝死发生有着“猝不及防”的特点,但究其根本,也主要是心脏类的疾病长期发展或突然起病所致,常见的病因主要有:
1、冠心病
冠心病是导致心源性猝死最常见的疾病,占全部心源性猝死患者的80%。冠心病患者常因两种机制发生心源性猝死。
机制一、冠状动脉上存在的不稳定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引起急性血管闭塞,导致心肌的电活动立刻出现紊乱,从而出现室颤。
机制二、冠状动脉闭塞,导致心肌坏死后引发的电活动紊乱及迟发性室颤。
室颤的发生,我们可以直白点理解成“心脏快速地发抖”,此时虽然心脏在颤抖,但是心肌并没有通过收缩运动来供血,失去了向外泵血的能力。此时大脑由于没有供血供氧,就会意识丧失,随即呼吸停止。如果这种情况持续10分钟以上,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性的死亡。
2、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占到心源性猝死患者的10-15%。此部分患者可能和冠心病患者存在重叠,两种疾病同时存在,在心源性猝死的发生中均起到了作用。
3、其他
约占心源性猝死的5-10%。患者包括两大类:
一类是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如冠脉异常及各种发绀/非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另一类是各种心脏结构正常但电学异常的遗传性心律失常,如Brugada综合征、LongQT综合征及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速等。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和诱因有哪些?心源性猝死的发生虽然突然,但它就像不定时炸弹一样,虽然不可控,但也有引线(诱因)和致爆因素(危险因素)。
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很多,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或伴有室性心律失常为重要危险因素。其他危险因素还有:糖尿病、高血压、猝死家族史、负面情绪刺激、肥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吸烟、饮酒、严重电解质紊乱等。
心源性猝死的发生与诱因密切相关,其中情绪激动、过度劳累、饱餐、用力排便、大量饮酒等情况下最易发生。心源性猝死与气候因素也存在一定关系,冬春季为心源性猝死发生高峰,一天中的上午6-12点,尤其是7-9点危险度最高。所以,存在上文提到的常见病因,还有以上诸如心绞痛、肥胖等危险因素的朋友们,更要在这些时间段注意观察,出现不适时请及时就医。
心源性猝死可以预防吗?心源性猝死死亡率高又救治难度大,那可以通过哪些方式积极预防不给它可乘之机呢?办法当然有,划重点了,请诸位做好笔记。
1.改善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平衡膳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注意过度疲劳的危险信号及重视发病的前兆症状,如心慌、气短和胸闷等。
2.积极治疗原发性心脏疾病
80%的心源性猝死患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有冠心病患者都应积极控制血压,严格控制血糖,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药物治疗(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麝香保心丸等)或手术治疗(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心肌病及其他患者,也应积极进行治疗。
3.定时体检
及时发现潜在的心源性猝死病因或危险因素,早发现,早治疗。
4.猝死的抢救时机
猝死的抢救关键在于把握“黄金时间”,即发病的4-5min之内。而>10min,抢救几乎无能为力。冠心病突发心绞痛或胸闷、喘憋不适时,可能正在诱发心源性猝死,患者应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在医生指导下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麝香保心丸等急救,避免病情加重[2]。
温馨提示:避免心源性猝死,也要学会情绪稳定,不过分焦虑紧张,不大喜大怒,温和地表达情绪,不让心脏太有“压力”!
1、朱金秀,卢喜烈,鲁楠,等.婴儿猝死综合征研究现状[J].实用心电学杂志,2018,27(01):11-17.
2、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国家中医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专家共识[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42(07):782-790.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心脏总是抖动怎么回事(心脏病死亡事件频频发生)》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