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糖尿病肾病分期。
上周门诊,45岁的周姐拿着报告单忧心忡忡问我:“医生,我糖尿病8年了,最近查出‘尿微量白蛋白30mg/g’,大夫说这是‘糖尿病肾病G1期’,这到底是轻还是重啊?”
其实,和周姐一样困惑的人真不少——糖尿病肾病分期像一本“天书”,但读懂它,就能抓住逆转病情的黄金时机!
下面医生就带大家破解这本“天书”。

为什么肾脏怕糖尿病?简单说就是
“累坏了”
长期高血糖像“糖水泡蒜”一样糖水泡着肾脏,肾小球长处于长期超负荷工作:
第一,高滤过:肾小球的筛孔被冲大,漏出不该漏的蛋白;
第二,高压力:肾小球的血管壁被撑薄,最后纤维化。


糖尿病肾病分
5期——一张表看懂你在哪个阶段
目前,国内外指南均建议根据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尿ACR,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疾病分期和预后风险分层,按照eGFR划分为G1~G5期(相当于6个阶段),按照尿白蛋白水平(尿ACR)分为A1~A3期,具体见下表,根据危险程度,给出了对应的“红黄绿”建议。
分期解读:
G1-G2期是逆转黄金期!此阶段积极治疗,尿蛋白可能会消失;
G3期是“悬崖边”:eGFR掉到60以下时,5年内进展至尿毒症风险激增;
G4-G5期需准备替代治疗:此时药物只能延缓,难逆转。

表格来源:糖尿病肾脏病早期筛查与管理专家共识(2025版)
如何知道自己处在哪个阶段呢?
对照上表,我们来举个例子:比如你抽血查肾功能显示肾小球滤过率为50,属于G3a期;尿ACR是20mg/g,属于A1期,对应给出黄色建议是:需要治疗,并且每年随访一次。

如何早发现?糖友必做两项检查
✅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
UACR通常使用晨尿测出尿里漏出了多少蛋白,正常范围是<30 mg/g;UACR比血肌酐早5-10年预警肾脏损伤!
UACR:30-300 mg/g是踩刹车的最后机会;所以国际指南给出的建议是:2型糖尿病确诊即查,1型糖满5年必查,之后每年1次。
✅ 肾小球滤过率(eGFR)
eGFR需要抽血算出血肌酐值,然后结合年龄、性别推算出“肾脏滤过率”(正常≥90);当eGFR<60时,心梗、脑梗风险翻倍;需要注意的是:eGFR正常≠肾脏安全!约20%患者eGFR正常但尿蛋白已超标。
医生敲黑板:“尿常规正常”不能排除肾病!
常规尿检只能发现大量蛋白(相当于UACR>300 mg/g),而微量白蛋白必须靠UACR检测——这也是很多人一发现就是中晚期的原因!

不同阶段,应对策略大不同
G1-G2期(关键逆转期!)
控糖:糖化血红蛋白≤6.5%(中青年),空腹血糖<6.1 mmol/L;
降压:<130/80 mmHg,首选普利/沙坦类药(如缬沙坦),既降压又护肾;
药物:无论血糖是否达标,SGLT2i(如达格列净)被证实可减少40%肾病进展!
G3期(延缓进展期)
优质低蛋白饮食:每日0.8 g/kg(60kg的人≈1个鸡蛋+2两瘦肉);
联合用药:SGLT2i + 普利/沙坦 + 非甾体MRA(如非奈利酮)+,强力降尿蛋白;
并发症管理:每月查血常规,每3个月复查一次肝肾功能,包含钙磷等指标。

G4-G5期(替代治疗准备期)
控水控钾:每日饮水=前日尿量+500ml,避免香蕉、土豆等高钾食物;
通路准备:G4期应提前做动静脉内瘘手术(透析用的血管通路要提前准备);
移植评估:符合条件者尽早排队等肾源。
最后一句提醒
糖尿病肾病不是“突然恶化”,而是沉默滑坡20-30年。所以早期监测排查非常重要!
肾不会喊痛,但会悄悄流泪——别等透析才懂它的珍贵。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糖尿病肾病分期(糖尿病肾病分期你知道吗)》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