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天气多变,一不小心感冒咳嗽,如果持续不好转,甚至出现发烧、胸痛、咳浓痰,就要当心是不是“中招”了社区获得性肺炎。
顾名思义,就是我们在日常社区环境中感染的肺炎,区别于在医院里感染的。一旦确诊,很多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这个情况严重吗?需要住院治疗吗?
全凭感觉“硬扛”可能延误病情,而轻微肺炎都去挤占住院资源也无必要。如何科学决策?医生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秘密武器”——CURB-65评分。它就像一把客观的“标尺”,能快速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死亡风险。
什么是CURB-65?五个字母代表五个关键信号
CURB-65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专业,但其实很好理解。它由5个简单的临床指标构成,每个指标代表一个危险信号,符合一项就得1分,总分5分。
我们来拆解一下这五个字母:
· C(意识模糊):指患者是否出现神志不清、思维混乱、嗜睡甚至昏迷。这是大脑缺氧或严重感染的重要标志,是非常危险的信号。
· U(尿素氮升高):通过抽血检查。尿素氮是肾功能的一个指标,升高往往意味着感染影响了肾脏的灌注或功能,说明感染比较重。
· R(呼吸频率增快):正常成人安静时每分钟呼吸约16-20次。如果呼吸频率超过30次/分钟,说明肺部病变严重,身体正在努力获取氧气。
· B(血压偏低):指收缩压(高压)低于90 mmHg 或舒张压(低压)低于60 mmHg。这可能是感染导致了休克的前兆,极其危险。
· 65(年龄):指患者年龄大于或等于65岁。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弱,器官功能储备下降,对感染的耐受能力更差,风险自然更高。
分数出来之后怎么办?解读你的风险等级
打完分,关键是如何解读。这个评分系统直接关联着治疗建议:
· 得分0-1分:低风险
· 0分:死亡风险极低(<1%)。通常情况良好,可以考虑在家口服药物治疗,并密切观察。
· 1分:死亡风险较低(约1.5%)。通常也建议居家治疗,但需要医生综合评估,有些患者可能仍需短期住院或门诊密切随访。
· 得分2分:中风险
· 死亡风险升高(约3.5%-9%)。一般建议住院治疗,以便进行静脉输液、抗生素注射和更密切的监护。
· 得分3-5分:高风险
· 死亡风险显著增高(最高可达40%以上)。必须立即住院,甚至需要直接收入重症监护室(ICU) 进行强力抢救和治疗。
简单来说:分数越高,风险越大,越需要住院乃至重症监护。
重要提示:评分是工具,不是唯一标准
CURB-65评分是一个非常优秀、高效的临床工具,但它并非万能。医生绝不会只看分数就草率决定。还会综合考虑以下情况:
· 血氧饱和度:这是至关重要的指标,如果血氧低,无论几分都可能需要住院吸氧。
· 基础疾病:患者本身是否有心脏病、糖尿病、慢阻肺、肿瘤等基础病,这些会大大增加肺炎的复杂性和风险。
· 家庭支持:家中是否有人照顾,能否保证按时服药和及时复诊。
总而言之,CURB-65评分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哨兵”,为我们拉响了风险的警报。 它把复杂的医学判断,简化成了几个清晰可辨的信号,让医生和患者都能对病情有个快速、客观的初步认识。
如果您或家人出现肺炎症状,尤其是符合上述CURB-65中任何一条时,请务必及时就医,把专业的评估交给医生。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科学地了解病情,是战胜疾病的第一步。#肺炎#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肺炎必须要住院吗(得了肺炎在家扛还是去医院医生用这个快速打分法帮你决定)》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