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认为,心跳慢一点没关系,特别是年纪大了以后,走路慢了、说话慢了,心跳慢点是不是更“省力”?
其实不然,心率太慢,有时候并不是养生的表现,而是身体在偷偷报警。尤其是中老年人,如果心跳慢到一定程度,可能是心脏出了问题,拖着不管,轻则头晕乏力,重则晕倒甚至猝死。
心率多少才算慢?这个数字要记住正常人的心率,一般是在每分钟60到100次之间。如果静息状态下,每分钟心跳少于60次,就叫“心动过缓”。
有些人天生心率偏低,身体也没什么不适,那可能是体质问题。但对于大多数中老年人来说,心率长期低于60次,而且常常感到头晕、乏力、喘不过气,就要提高警惕了。
尤其是当心率低于50次/分钟,并伴随胸闷、心慌、眼前发黑这些症状时,很可能是心脏传导系统出了毛病,是心脏病的“前哨信号”。
为什么心跳过慢不是好事?心脏就像一个“水泵”,每跳一次,就把血液泵到全身。心跳太慢,相当于水泵工作频率低了,身体的器官就供不上血。
最先受影响的是脑子,人就会感到头晕、眼花、反应慢;接下来是肌肉,会觉得走路没劲、站着站着就想坐下;严重时,甚至会突然晕倒在地。
有些老人说:“我就是爱坐着,不爱动。”其实背后可能是心率太慢,身体供不上血,才懒得动。这时候要不是心脏本身出问题,就是控制心跳的神经出了问题。
心率慢,可能是这些疾病在作怪中老年人心率慢,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是窦房结功能减退,这是控制心跳的“总指挥”出了问题。就像电厂出了故障,整个城市的灯都暗了,心脏也就跳不快了。
还有一种情况是心脏传导阻滞,就像电线短路了,信号传不过去,心脏跳一下就慢一下,甚至“跳跳停停”,非常危险。
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这些慢性病,也容易影响心脏的传导系统,让心率越来越慢。有些人还吃了影响心率的药,比如“β受体阻滞剂”这类降压药,吃多了也会让心跳变慢。
哪些表现要特别注意?心率慢不怕,怕的是心率慢+身体不舒服。如果你或家里的老人,最近常常出现以下这些情况,就要当心了:早上起床头晕眼花,站起来一阵眩晕,得扶着墙才行;
走路走几步就喘不过气,连说话都觉得累,不想出门;晚上睡觉容易醒,醒来胸口发闷、心慌,像做噩梦一样;平时没精神,坐着坐着就困,就像没睡醒一样,一整天都提不起劲;
突然眼前一黑,晕倒在地,几分钟后才醒过来,这就非常危险了。
这些症状,很可能是心脏供血不足导致的。特别是晕倒,医学上叫“晕厥”,是心率过慢最严重的表现之一,如果发生在走路、骑车、下楼梯时,可能会造成严重的摔伤,甚至危及生命。
不是所有慢心率都要紧,但这些人要格外当心有些人天生心率慢,比如平时锻炼多的人,心脏功能强,静息心率可能在50左右,人也没不舒服,那就没必要担心。
但对于中老年人,特别是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这些基础病的,一旦心率慢,就要重视。因为这类人群的心脏原本就不太好,心跳再慢,可能就撑不住了。
还有的老人因为吃了某些药物导致心率慢,比如吃“美托洛尔”“比索洛尔”这些控制心率的药,如果用量不合适,也会让心跳慢到危险。
药物引起的心率慢,也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及时找医生调整药量。
想预防心率过慢,日常要注意这些事想让心脏跳得有力、节奏正常,平时的生活方式是关键。别让心脏“走下坡路”,就得从日常做起。
首先是饮食上要注意,不要总吃大鱼大肉、油炸食物,要多吃一些能保护心脏的食物,比如燕麦、红薯、西兰花、苦瓜、玉米、黄豆这些粗粮和蔬菜,有助于降血脂、护血管。
其次是别老坐着不动,哪怕每天早晚在小区里走一走,活动一下筋骨,也比整天躺着强。适度活动能增强心脏功能,让心跳更有力。
第三是别乱吃药,有些老人一听说某种药“降压好”“护心脏”,就自己去药店买来吃,这样很危险。心率慢的人,有些药是禁忌的,吃错了可能适得其反。
还有一点特别重要:定期监测心率和血压,特别是早晨起床和晚上睡觉前,注意自己的心跳有没有突然变慢。
现在很多电子血压计都有心率显示,买一个放在家里,测一测心跳,比等着身体出问题靠谱多了。
现在有些地方流行“慢养生”,觉得什么都要慢,包括心跳。其实这个说法有些误导。心率不是越慢越好,而是要在“刚刚好”的范围内。
太快,会让心脏累坏,太慢,会让身体供不上血,关键是要平稳、规律。
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身体不像年轻时候那样能扛,心跳慢一点点都可能带来大问题。有些老人本来心率慢,还总觉得“我这人心静如水”,结果突然晕倒,才知道问题严重。
所以,不要盲目追求“慢”,要懂得“适中”。有问题,及时就医;没问题,也要经常关注自己的心跳,不给心脏“偷偷报警”的机会。
结语:心跳虽小,牵动全身心率看似是个小数字,但它背后藏着的是整个心脏的健康状态。心率过慢,不是“省着用”,而是可能正在“熄火”。特别是中老年人,别轻视身体发出的警告信号。
生活中多留个心眼,关注一下自己的心跳,早发现、早干预,才能让心脏跳得更稳、更健康。愿每一位老人都能守住这颗跳动一生的“发动机”,活得安心、健康、长久。
参考文献:
[1] 方丕华. ACC/AHA/ESC关于诊治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指南(下)[J]. 中国医刊,2004,39(3):44-47. DOI:10.3969/j.issn.1008-1070.2004.03.018.
[2] 方莉. 应用B型超声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4):736-737.
[3] 刘明波,何新叶,杨晓红,等.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要点解读[J]. 中国心血管杂志,2024,29(4):305-324. DOI:10.3969/j.issn.1007-5410.2024.04.002.
声明:本文内容根据权威医学资料及作者个人观点撰写,仅用于健康科普,不构成任何医学建议,若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心律慢是怎么回事?怎么引发的(心率过慢不是好事低于这个数值要警惕)》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