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这个东西,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它也真复杂。
每次体检,拿个小杯子,去卫生间接一点尿,再交给护士,一会儿电脑上就出一堆英文缩写、加号减号的报告单,大多数人看了就一头雾水,干脆放一边不管。可就是这看起来不起眼的一泡尿,里面藏着不少健康的线索。

很多身体出毛病的信号,其实最早是从尿里冒出来的。特别是有那么五个指标,医生一看就知道你身体是不是有点“不对劲”。这些指标不是什么高深的医学名词,其实你只要听人说一说,记住了,下次体检也能看个大概,心里有数。
尿蛋白是最常被提起的一个。它的英文缩写是PRO,正常人尿里本来就不该有蛋白,或者说只有一点点,几乎测不出来。如果检查结果显示有+号,甚至是两个+,那就要当心了。
有可能是肾脏出了点问题。肾脏就像一道筛子,本来该把蛋白留在血里,不让它漏出去。可一旦这筛子破了个洞,蛋白就流到尿里了。这就像家里水龙头坏了,原本该流到锅里的水,结果哗哗漏到地上。

但也别一看到尿蛋白就慌,有时候感冒、发烧、剧烈运动后,也可能出现一点点尿蛋白,这是短暂的,不用太担心。
如果连续几次都有,那就得找医生看看了。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更要留心这个指标,肾病往往悄无声息地开始,等你有感觉时,可能已经严重了。
另一个让医生特别留意的指标是尿糖,也叫GLU。正常人尿里基本没有糖,身体把糖都吸收回去了。如果尿里出现糖,那可能是血糖太高,已经超过了肾脏能吸收的范围。
这个时候,糖就像装不下的水杯,多出来的那部分只能从尿里排出去。这种情况常见于糖尿病患者,尤其血糖控制不好的时候。
有些人血糖正常,尿糖也会偏高,这种情况医生叫“肾性尿糖”,听着吓人,其实没那么严重,是肾小管的吸收功能有点差。年轻人里也挺常见,不一定是病,但要结合血糖一起看,不能光看尿常规就下结论。
尿潜血这个指标,很多人一看到就以为自己得了什么大病。其实它只是说明尿液里可能有红细胞,也就是有点血,但肉眼看不出来。它的英文缩写是BLD或者OccultBlood,常常后面跟着一个“+”或者“++”。这时候,别慌,也别自己吓自己。

潜血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肾结石、泌尿道感染、剧烈运动后的摩擦、甚至女性月经期前后也会有影响。如果是反复出现,特别是没有尿频、尿痛这些症状,那就要查查泌尿系统了。
有时候,膀胱或者肾脏里长了小东西,也可能引起尿潜血。医生会建议做个B超或CT看看,不是说一定是大病,但也不能完全不管。
还有一个常被忽略的指标叫尿白细胞,缩写是LEU。这个东西一旦出现,常常说明尿路发炎了。尤其是尿频、尿急、尿痛这些症状一起来,那十有八九就是泌尿道感染。

有些人爱憋尿,或者卫生习惯不太好,特别容易中招。女性因为解剖结构的关系,更容易感染,一旦反复发作,还得查查有没有其他问题。
但有时候,尿里有白细胞却没啥症状,这种“无症状性菌尿”,在一些人群中还是挺常见的。比如孕妇、糖尿病患者、老年人,这时候医生会结合情况判断要不要处理,不是人人都需要吃药。
尿比重这个指标,很多人连它干嘛的都不知道,其实它也挺有意思。它反映的是尿液的浓度,正常范围大概在1.005到1.030之间。

你喝水多,尿就稀,数值低;喝水少,尿就浓,数值高。这个指标能大概看出身体的“控水”能力,特别是肾功能不太好的时候,这个比重会变得不太正常。
比如有些慢性肾病患者,尿比重老是1.010左右,几乎不变,那就说明肾脏调节水分的功能出了问题。还有人说自己天天口干舌燥,尿又特别黄,一查尿比重高得吓人,这时候要想想是不是水喝太少了,或者有没有糖尿病、尿崩症这些问题。
说到底,尿常规这张小纸片,其实是身体健康的“晴雨表”。它不是万能的,但能给我们提个醒。像是身体给你发了个短信,说:“我这儿可能有点问题,你得注意一下。”你要是一直不看,久而久之,小问题就可能变成大麻烦。
除了看数值,平时也可以自己多观察尿液的颜色和味道。正常尿液是浅黄色,清澈透明,没什么特别的味道。
如果尿色很黄,像浓茶,可能是水喝少了;要是颜色发红,像西瓜汁,就得当回事看看是不是有血;如果尿味很重,甚至有点甜味,那也要注意是不是血糖高。
尿液里的很多指标,其实是相互关联的。有时候,尿糖高,尿蛋白也高,尿比重也跟着乱,那这时候就不是一个指标的问题,而是身体整体出了状况。
像糖尿病控制不好时,肾脏、代谢、水盐平衡都会被影响,尿常规就像是一面照妖镜,把这些问题照出来了。
有一点特别重要,很多人检查尿常规的时候,随便就尿一泡交上去了,结果出来一堆异常,其实根本不是病。比如女性在月经期,或者刚洗完澡,甚至没清洗干净就取尿样,都会让结果不准确。
正确的做法是——清晨第一次尿,用中段尿,也就是说开始那一小段不要接,接中间那部分,前面冲掉点“杂质”。这样检查出来的结果才更靠谱。

有人问,尿常规多久检查一次合适?这个得看人。年轻人、身体健康的,一年体检一次就行;但如果是高血压、糖尿病、肾病这些慢性病患者,那最好三个月查一次。
特别是糖尿病的人,尿蛋白只要一出现,就说明肾脏的“警报”拉响了,得赶紧调整方案。
有个比喻也许合适:尿常规就像家里的烟雾报警器,平时你不觉得它有什么用,可一旦有烟冒出来,它能第一时间提醒你。你不理它,它也不会强行拉你去医院,但你真不当回事,那就只能等火烧到了屋子再慌了。
所以说,别小看了这一泡尿,更别浪费了这张小纸。身体的好多毛病,不是一下子来的,而是一点一点“露馅”的,尿常规就是这些“馅”的第一道窗口。能早点看懂它,就能早点把问题扼住。
参考文献:
[1]李静,王晨曦,赵慧.尿常规检查在慢性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24,28(05):843-846.[2]朱红,刘斌.糖尿病患者尿常规异常与糖代谢紊乱的关系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23,39(21):2901-2904.[3]郭芳,黄敏.女性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临床特点及尿检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24,39(02):315-317.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尿常规检查结果(尿常规里藏秘密)》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