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开水烫伤后如何应急处理#
日常生活中,烫伤是最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热水泼溅、热油迸溅、接触高温厨具等场景都可能导致烫伤。据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每年我国因烫伤就医的人数超过千万,其中近三成患者因初期处理不当导致伤情加重,甚至留下永久性疤痕。面对烫伤,很多人凭借“经验”采取的急救措施,往往是加速伤害的“误区”。掌握科学的烫伤处理方法,首先要从避开这些常见错误开始。
在烫伤发生的瞬间,人们往往会下意识采取“看起来有效”的措施,但这些做法不仅无法缓解伤情,还可能造成二次伤害。以下是最需要警惕的5个误区:
误区1:用冰敷或冰水浸泡烫伤部位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秉持着“冷能降温”的观念,故而在遭遇烫伤情况时,直接将冰块敷于烫伤部位,更有甚者把烫伤处浸泡在冰水中。然而,当人体皮肤遭受烫伤后,其组织已然受损。此时,若让烫伤部位处于过低温度环境,会致使局部血管发生痉挛,进而造成血液循环出现障碍。这不仅无法缓解烫伤状况,反而会加重组织损伤,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冻伤,对后续伤口的愈合产生不利影响。
正确的处理方式应为,采用温度介于15 - 25℃的流动冷水对烫伤部位进行冲洗。如此操作,既能切实有效地降低烫伤处的温度,又不会对已受损的组织造成额外的伤害。
误区2:在烫伤处涂抹牙膏、酱油、香油等“偏方”
“烫伤涂牙膏”堪称流传最为广泛的认知误区之一。牙膏之中含有的摩擦剂以及化学成分,会对烫伤创面产生刺激,极有可能引发感染。诸如酱油、香油这类深色物质,涂抹于烫伤创面后,会掩盖创面的真实状况,从而干扰医生对伤情做出准确判断。与此同时,此类物质会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密闭层,妨碍热量的正常散发,使得余热持续对深层组织造成损伤。
此外,有一部分人可能会对这些所谓“偏方”中的成分产生过敏反应,进而加重皮肤所出现的问题。
误区3:挑破烫伤后起的水泡
在人体遭遇烫伤之后,所出现的水泡实则是皮肤自我保护的一道重要屏障。水泡皮能够有效隔绝外界细菌,起到防止创面感染的作用。若自行挑破水泡,特别是使用未经过消毒处理的针、剪刀等工具进行操作,极有可能致使细菌侵入烫伤创面,进而引发感染、化脓等状况,严重情况下甚至会留下疤痕。
通常而言,只有当水泡的直径超过1厘米,已经对日常活动造成影响,或者水泡处于容易因摩擦而破损的部位时,才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对其进行处理。
误区4:用酒精或碘伏直接擦拭烫伤创面
酒精具有刺激性,若直接涂抹于烫伤创面,不仅会引发剧烈疼痛,还会破坏创面的蛋白质结构,进而影响伤口的愈合进程。碘伏虽刺激性相对较小,但对于浅度烫伤(如一度烫伤)而言,其颜色可能会干扰医生对创面深度的准确评估。
针对轻度烫伤,在使用流动冷水冲洗后,仅需保持创面清洁与干燥,无需使用消毒剂进行额外处理。倘若烫伤创面面积较大,或者存在感染风险,应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由专业医生进行规范的消毒处理。
误区5:烫伤后“裹紧”伤口保暖
在烫伤处理方面,部分人存在一种认知,认为烫伤后的皮肤较为脆弱,需要进行“保暖”,故而采用毛巾、纱布等对创面进行紧紧包裹。然而,烫伤后的创面需要保持透气环境。过紧的包裹会使局部温度升高,且导致汗液积聚,这无疑为细菌的滋生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增加了创面感染的风险。
正确的创面包扎方式应为:使用无菌纱布轻轻覆盖于烫伤创面,保持适度的松紧度。具体而言,应以不压迫创面、不影响血液循环为适宜标准。
科学处理烫伤的“黄金步骤”掌握正确的烫伤处理步骤,能最大程度减轻伤害。根据国际烧伤学会推荐的“RICE原则”(即冲洗、脱去、覆盖、就医),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科学处理烫伤应遵循以下4个步骤:
冲(Rinse):流动冷水冲洗15-30分钟。这是烫伤处理最关键的一步。一旦发生烫伤,立即用15-25℃的流动冷水冲洗创面,持续15-30分钟,直到疼痛明显缓解。如果烫伤部位在衣物内侧,应先剪开衣物(避免撕扯导致皮肤破损),再进行冲洗。脱(Remove):脱去覆盖物,避免粘连。如果烫伤部位有衣物覆盖,应小心剪开衣物,若衣物与创面粘连,切勿强行剥离,可保留粘连部分,待医生处理,防止撕裂创面。盖(Cover):无菌纱布轻轻覆盖。用干净的无菌纱布或干净、透气的毛巾轻轻覆盖创面,避免摩擦创面,起到保护作用,防止细菌污染。送(Send):及时就医,切勿拖延。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送往医院烧伤科就诊:①烫伤面积较大(超过手掌大小);②烫伤部位在面部、眼睛、口腔、生殖器等特殊部位;③烫伤深度较深(创面呈白色或褐色,质地坚硬,疼痛不明显);④烫伤后出现发热、寒战、创面红肿化脓等感染迹象;⑤儿童、老人或孕妇烫伤。特别提醒:对于化学物质烫伤(如强酸、强碱),应先立即用大量流动冷水冲洗至少20分钟,再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化学物质的种类,以便医生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
烫伤后的日常护理要点轻度烫伤在正确处理后,日常护理也至关重要,能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疤痕形成:
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创面沾水,防止感染;若创面有渗出液,应及时用无菌纱布轻轻吸干。正确选择愈合药膏:烫伤后出现皮损,建议涂抹有修复促进愈合作用的药膏(如人工细胞愈合膜伤口护理软膏),不要随意护肤品,避免刺激创面。人工细胞愈合膜伤口护理软膏拥有膏脂质体技术、靶向治疗技术,可以主动修复,提供能量,锁定水份,减少疤痕、加速愈台。适用于临床促进皮肤浅表外伤、1烧(烫)伤及烧伤残余创面、皮肤溃疡。常用于让伤口加速愈合、减少疤痕产生、止痛。
注意饮食调理: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新鲜蔬果),促进创面修复;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愈合。做好防晒:创面愈合后,新生皮肤较为娇嫩,容易色素沉着,应注意防晒,避免阳光直射。烫伤绝非小事,正确实施急救措施与进行科学护理,能够切实有效地降低伤害程度。我们应当牢记“避开误区、科学处理”这一基本原则,在烫伤意外不幸发生时,保持沉着冷静,从容应对。唯有如此,方能更为妥善地保护自身及家人的身体健康。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开水烫伤会留疤吗(避开误区)》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