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长期心绞痛患者吃什么药好
增加心脏能量代谢的药物 盐酸曲美他嗪:可以提供心肌能量,改善心脏缺血,达到治疗心绞痛的目的。此外,中药如丹参滴丸也可用于心绞痛的治疗,但其效果相较于上述三类西药来说不是非常肯定。在临床上,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药物组合进行治疗。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用药请遵医嘱。
丹参片:其药理作用包括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耐缺氧及增强心肌收缩力。长期规律服用(1-2个月)效果更显著,可稳定改善心肌功能。该药物剂型多样,除传统片剂外,还有注射剂和滴丸等,便于根据病情选择。用药注意事项:遵医嘱用药:心绞痛治疗需个体化方案,患者不可自行调整药物种类或剂量。
配合治疗:救心丸为辅助药物,需结合生活方式调整(如戒烟、低盐饮食、适量运动)及其他抗心绞痛药物综合治疗。不良反应监测:可能出现头晕、头痛、面部潮红等,若症状严重或持续需及时就医。禁忌人群:对成分过敏者、孕妇及过敏体质者禁用;出血性疾病、心力衰竭患者慎用。
心绞痛吃什么药?
硝酸酯类药物代表药物为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是急性心绞痛发作的首选药物,可快速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缓解胸痛症状。硝酸异山梨酯则适用于长期预防性治疗,通过持续扩张血管改善心肌缺血。β受体阻滞剂常用药物包括美托洛尔、阿替洛尔。
西药治疗(症状发作期)心肌供血不足导致的心绞痛急性发作时,硝酸酯类药物是首选。这类药物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血液供应,缓解缺血缺氧。硝酸甘油:舌下含服,1-3分钟起效,作用持续30分钟。适用于突发心绞痛,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过量导致低血压。
抗心肌缺血药物: 阿司匹林或氢氯吡格雷:用于抗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 他汀类药物:用于调脂稳定斑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的药物: 降压药:如果患者有高血压病史,需服用降压药以控制血压。 降糖药:如果患者有糖尿病病史,则需服用降糖药以控制血糖。
冠心病心绞痛吃什么药最有效果
1、硝酸甘油类药物 硝酸甘油:心绞痛发作时,可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这类药物能够迅速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的血液供应,从而减轻心肌缺血的症状,有效缓解心绞痛。 抗血小板药物 阿司匹林:在心绞痛发作后,可以考虑顿服阿司匹林。
2、治疗心绞痛最有效的药物主要包括硝酸甘油注射液和亚硝酸异戊酯。硝酸甘油注射液是治疗心绞痛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它通过舌下含服能够迅速与唾液溶解,吸收后1到2分钟就能发挥药效,大约半个小时后药效逐渐消失。大约70%的患者在服用药物3分钟左右就能见效。
3、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作用:预防血栓形成,降低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以及中风的风险。使用注意:老年患者使用时应适当减量,并根据出血危险因素评估结果减少使用时间。他汀类药物:药物: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作用:调脂类药物,降低血脂,预防冠心病。
4、速效救心丸 适用症:治疗冠心病和心绞痛。用法:含服,每次4-6粒,每日3次。急性发作时,每次10-15粒。在冠心病出现胸闷、心前区不适、左肩酸沉等先兆症状时,应立即含服速效救心丸,不要等到典型心绞痛发作后再使用。起始剂量宜小,一般4粒,含服后5分钟起效。
5、冠心病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类疾病,心绞痛是冠心病常见症状。心绞痛患者服用药物有硝酸之类的扩血管药物,效果会比较好。常用的硝酸脂类有丹参滴片、复方丹参滴丸等。另外还是冠心病患者还需要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比如阿司匹林。
6、心肌梗死、低血压、心跳过速、青光眼、颅内高压者禁用。钙离子拮抗剂:代表药物: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地平类降压药,以及地尔硫卓等。作用机制:地平类药物通过降压、降低心脏负荷、扩张冠状动脉,适用于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地尔硫卓更多地用于合并冠脉痉挛的心绞痛、变异性心绞痛。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