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低密度灶是肝脏在CT下的影像学表现,一般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良性的病灶,临床上肝囊肿比较多见一种是恶性的病灶,考虑原发性肝癌或者转移性肝癌的可能性大有时候平常的CT很难确定病灶的性质,建议需要继续完善相关的检查,比如上腹部增强的CT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等,明确病灶的性质如果是。
肝内低密度灶不一定就是肝癌,有些肝内良性占位性病变在彩超上也显示为低密度表现,比如肝脓肿在彩超上就可以见到不均匀的低回声,与肝组织有一定的边界,如果脓肿进一步发展在内部就可以见到蜂窝状的更低回声结构区或者出现无回声的液化区肝囊肿也可以见到肝内均匀的单发或多发无回声区,肝血管瘤在。
恶性病变需尽早干预,原发性肝癌可通过手术射频消融或靶向治疗,继发性肝癌需针对原发灶制定综合方案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肝功能衰竭或远处转移,危及生命总结肝内低密度灶是影像学提示,需结合病史实验室检查及动态影像变化综合判断发现后应尽快至肝胆专科就诊,避免自行诊断或忽视潜在风险。
我国是乙肝大国,大部分人得肝癌都是由于乙肝感染造成因此我们国家目前的肝癌发病率在消化系统肿瘤当中位于第二位,发现肝脏低密度灶要明确良性还是恶性,需要进行增强CT或者磁共振的检测如果影像学检测当中提示是良性的肝占位,小于5厘米,没有任何症状就不需要任何治疗,而如果是恶性的肝脏占位性病变,需要进行及早的手术切除。
肝内低密度灶指通过影像学检查,如B超CT核磁等发现肝脏存在占位病变,但性质可为良性或恶性良性低密度病灶可以见于增生结节炎症改变,以及血管瘤首次发现低密度改变需要进一步检查,排除恶性肿瘤可能一般化验检查为甲胎蛋白检查,如果存在肝癌恶性病变,甲胎蛋白会有明显升高,约30%肝癌患者甲胎。
若为恶性病变,则需高度重视肝内低密度灶也可能是肝癌如原发性肝细胞癌或转移性肝癌的早期表现肝癌具有侵袭性强进展快的特点,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引发肝功能衰竭远处转移等严重后果诊断为肝癌时,需立即启动多学科综合治疗,包括手术介入靶向治疗等,以控制病情进展明确诊断是关键。
肝内低密度灶只能称为肝脏占位性病变,而不能够称为肝癌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首先要鉴别是良性的病变还是恶性的病变良性的病变包括肝囊肿肝血管瘤局灶结节增生肝腺瘤等,而恶性的肝脏占位性病变,包括原发性肝癌及转移性肝癌,这时就需要进行增强CT或者磁共振,结合肿瘤标志物进行鉴别如果出现。
如果在CT或者B超检测当中发现肝内低密度灶,就提示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需要明确肝占位是良性还是恶性的病变对于大部分健康的人群,如果在体检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大部分人都属于良性的肝占位,良性的肝占位最常见的就是肝血管瘤以及肝囊肿另外,肝腺瘤局灶结节增生肝硬化结节。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肝内低密度灶是肝癌吗》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