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体检时都会有两项针对肝脏的检查:空腹抽血查肝功能、腹部超声,医生根据结果综合判断有没有肝脏的疾病。
空腹抽血查肝功能需要注意3类指标是否出现异常:①总蛋白和球蛋白;②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③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
总蛋白和球蛋白:慢性肝病或血液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肝炎、胆汁淤积等;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溶血问题、肝脏梗阻或肝细胞受损。腹部超声的异常报告可能与肝囊肿、肝血管瘤、肝硬化甚至肝癌有关。
肝内圆形或椭圆形的无回声区,囊壁高回声,界清,后方回声增强→肝囊肿;肝内结节、团块状高回声,界清,内见细小筛孔状弱回声,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肝血管瘤;肝脏萎缩,肝表面凹凸不平或呈锯齿状→肝硬化。如果发现血流信号、门静脉癌栓、葡萄征低回声病灶等,需要警惕肝癌,建议遵医嘱做进一步的检查哦。
半只脚迈入肝癌!
肝硬化“癌变”的3个因素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的终末期表现,临床研究表明,超过80%的原发性肝癌都是在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
不同病因长期作用在肝脏,会让肝脏发生慢性病变,呈现弥漫性、进行性及纤维性,最终发展成肝硬化。

年龄大于50岁、酗酒超过10年、乙肝病毒感染是肝硬化向肝癌进展的3个高危因素。
肝脏功能会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退化,代谢能力下降使肝脏对有毒物质的分解能力降低,让它长期暴露在有毒物质下而增加癌变的可能。
酒精摄入量超过肝脏代谢能力时,不仅会增加肝脏的负担而诱发基因突变,还会导致血液中乙醇的代谢产物(乙醛)发生聚积,而乙醛具有致癌性。
研究发现,长期过量饮酒者发生肝癌的风险为1. 0% ~1. 5%。

乙肝病毒长期存在于肝细胞内,不断刺激免疫系统,与抗体结合的致敏淋巴细胞和表面带有乙型肝炎病毒的肝细胞结合,病毒被消灭的同时肝细胞也会被破坏。
乙肝病毒消灭过程中产生的纤维因子,会促进纤维母细胞的胶原合成,使肝内纤维组织不断增生,肝脏就会发生纤维化并逐渐肝硬化。
肝硬化患者
重视5个危险信号
肝硬化早期可能没有不适症状,或仅出现食欲减退、疲倦乏力、消化不良、拉肚子等不典型的症状,不容易及时发现。
肝硬化逐渐发展还可能出现呕血、柏油样黑色大便、短期内腹水增加、发热、体重减轻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诊。
肝硬化,该怎么吃?
想要保护肝脏,一定要注意加强营养摄入,为肝细胞修复提供提供支持。
多吃瘦肉、牛奶、豆浆、蔬菜、果汁等高维生素、容易消化的食物。
维生素C直接参与肝脏代谢,促进肝糖元形成,对保护肝细胞及促进肝细胞再生很有好处,平时可以多补充。
充足的碳水化合物摄入能够使体内储备足够的肝糖元,防止毒素损害肝细胞,建议每天吃够350g~450g淀粉类食物。

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功能受损,锌的吸收和利用受到影响,普遍血锌水平较低,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含锌量较多的食物。
控制食盐的用量,每天不要超过5克;若伴有轻度浮肿或腹水时,每天食用不超过3克;若出现极重的腹水时,食盐的用量控制在1克以内,饮水量控制在100毫升以内。
与此同时,戒酒,减少高脂食物的摄入,减轻肝脏负担。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肝脏有问题的表现(体检出现4类异常)》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