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生开局抽到一手“烂牌”,你会如何应对?对于江剑来说,这个问题并非假设。7岁时,他因一场车祸失去了右前臂。
“隰有荷华”是江剑的微信名,取自《诗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他说,沼泽里也能开出荷花,人生哪怕开局不顺,也要尽力打好每一张牌。
视频加载中...
走出武汉地铁4号线的终点站柏林站,城市与乡村的边界在这里逐渐模糊。江剑用左手握稳自行车把,半截右臂挎着公文包,十分钟后,他将抵达蔡甸区张湾街道办事处,开始一天的工作。两个月前,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的江剑通过选调生考试,入职位于武汉西郊的这条街道,目前主要负责街道的党建与文旅宣传工作。尽管只有一只手,但他打字、书写、操作设备并无大碍。
△江剑的工作记录本
若非那只空荡的袖管,人们很难将“残障”与他联系起来。
1999年冬天,江剑出生在安徽歙县的一个乡村。2007年暑假,在村口骑儿童车玩耍的他被一辆满载砂石的卡车撞倒,右前臂遭受粉碎性碾压。从黄山市人民医院到上海华山医院,专家最终给出截肢方案。幸运的是,他的肘关节被保留下来。
他仍清晰记得醒来后第一眼看到的,是母亲趴在病床前的背影。“我第一反应是愧疚。”手术后,母亲的白发明显增多,但她从未说过一句“你不能”,而是始终鼓励他尝试一切可能。江剑说,自己后来的许多动力,正来自母亲无声而坚韧的爱。
△儿时的江剑和妈妈
休学半年后重返校园,对于“杨过”等新外号,江剑欣然接受。“印象深刻的是我外公让我练字。练了差不多半年,冬天手长了冻疮还在写,练字本写了十几册。”
“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左手写字慢,江剑唯有加倍努力。从小学到高中,他几乎始终保持班级第一。2018年高考,他以总分633分、数学143分的成绩,收到了当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发出的第一份录取通知书,入读会计系。
△江剑高中时期的同学合影
选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还因为江剑喜爱校友组合“房东的猫”,尤其是那首《下一站,茶山刘》中描绘的校园景象,“茶山刘是学校北门的公交车站,听这首歌的时候,我就感觉这所学校应该很美。”
身高1米87的江剑热爱运动。足球场上,他是奔跑如风的前锋,尽管膝盖常年结满伤疤。大一那年,江剑参加了安徽省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拿下200米短跑冠军、100米和跳远亚军共三块奖牌。2.8万元奖金,加上平日勤工俭学和奖学金,他几乎自己承担了大学四年的全部生活费,“客观上也想为家里减轻负担,是非常自豪的一件事。”
△足球场上的江剑(中)
武汉六月的大雨、南湖大道的538路公交车、文泰楼旁的流浪猫……校园民谣里的歌词,一点点走进江剑的生活。“按照大众的印象,我的生活可能比较辛苦压抑,会遇到各种困难”,然而江剑也在积极体验生活的另一面:他担任过学生会主席、足球协会会长,是毕业合影的摄影师,也是毕业晚会的主持人,“我可以在生活中品尝各种口味的巧克力,苦的或者甜的。”
△大学校园里的猫(江剑/摄)
△毕业合影(江剑/摄)
好友何一帆比江剑高一届,至今仍记得被他百米短跑速度震惊的那一刻:“他一入校100米跑得比我还快,之前那一年我拿了全校前三。”如今两人仍是铁杆球友,“他一个人能打包两份麦当劳,甚至还能打包两杯可乐回来,虽然有点狼狈,但他觉得自己没问题,我们也觉得他没问题。球踢得不好,我们该喷的时候也照样骂了他。”
挫折仍不期而至。大四秋招时,他投出的简历大多石沉大海。“简历上写明了手部情况,就几乎没有面试机会;不写,到了面试环节也还是会被拒绝。”接连几十次失败让他一度陷入消沉。
△本科毕业时的江剑
他沿着南湖夜跑,在风中梳理思绪;约朋友踢球,用汗水冲刷焦虑;重读《我与地坛》,在史铁生的文字中寻求共鸣。最终,他选择攻读计算机专业第二学位,再回到本专业读研。
三年后硕士研究生毕业,江剑再次走上求职战场。先后投出500多份简历、参加近90场面试后,他同时被一家国企和武汉市选调生项目录取。最终,江剑选择了基层:“大四毕业时看到校门口‘出发,坚定走向人民需要的地方’那条横幅,像一颗种子种到心里。”他来自安徽乡村,亲眼见证过家乡这些年的变化,“如果能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我觉得很有意义,也能成为母亲的骄傲。”
△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江剑
尽管求职之路崎岖漫长,但江剑并未考虑那些面向残障人士的专设岗位,而是将机会让给更需要的人。“我相对来说是比较幸运的,从小到大都在普通的学校成长。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但是有些人更需要这种机会去成长。”
“身残志坚”的评价,江剑听得太多,但他并不喜欢。“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也会沮丧。给我们太多标签,反而是一种束缚。”他说,比起同情,残障群体更需要的是“同行”——比如被允许平等参与社会建设的机会。
△江剑在演讲
如今,江剑正在学习视频拍摄剪辑,希望用镜头记录乡村振兴的历程。第一笔工资,他打算先还清助学贷款,再给母亲买一个按摩枕,“她干农活,肩膀总是酸。”
毕业前夕,江剑特地去北京地坛公园,打卡“史铁生与余华的树”。骑行在张湾街道上的每一个日落时分,他也找到了自己的“地坛”——宁静、宽广、充满力量。“从出车祸到现在,我遇到了很多帮助我的人,不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引领,鼓励我勇于尝试,这种尝试其实就是我精神上的地坛。”
夜幕降临时,江滩足球场再次响起欢呼声。换上球衣、绑紧鞋带,他依然是最能奔跑的41号球员江剑。好友何一帆说,他不会祝江剑“走多高走多远”,只愿他不忘来时的路,实现人生价值,“我们要一起踢球,到60多岁。”
监制丨高岩
策划丨沈静文 章成霞 冯会玲
记者丨章成霞
协调丨凌姝
视频导演丨张嘉琪
拍摄剪辑丨董世龙
制片丨李万群
新媒体编辑丨魏然
鸣谢丨武汉市蔡甸区融媒体中心 武汉市蔡甸区张湾街道
责任编辑:魏然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冬天手长冻疮怎么办?(时光里丨比起同情)》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