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中医吴永贵,看了十多年的精神心理问题。我发现很多人抑郁症反复发作,吃药、咨询、自我调节都试过了,却还是走不出来。根据我这么多年临床观察,如果内心深处那个情绪创伤一直没有化解,抑郁的复发率真的非常高。
这个“病根”,就是长期压抑的情绪创伤。
情绪创伤,才是被忽视的病根
中医讲“百病皆生于气”,这个“气”不光指气血,也指情绪、情志。很多患者来找我看诊,表面上是失眠、情绪低落、不想吃饭、浑身无力,但仔细一问,人生中大多都埋着一些“情绪地雷”:
小时候被父母长期忽视或打压;
经历过伴侣的背叛或抛弃;
至亲离世后一直无法走出;
曾在公开场合遭受巨大羞辱;
长期处于压抑、无法表达的工作环境中……
这些事当时没能好好处理,情绪就像一团乱麻,被硬生生压进了心里。时间久了,它不会消失,反而会变成“心结”,阻塞你的气机。
中医怎么看?郁而成疾,堵则生病
用中医理论解释,就很清楚了。
我们的身体里有一条条“路”,叫经络,运行着气和血。
当你长期压抑情绪,尤其是悲伤、愤怒、恐惧这些强烈的情绪,就像在一条畅通的路上突然设了路障(气机郁结)。最初可能只是觉得胸闷、爱叹气。
路障久了没人清理,气血流动就会越来越慢(气滞血瘀),身体的能量(阳气)输送不到全身,你就会变得乏力、不想动、兴趣减退。同时,气血无法滋养心神,你就会失眠、心慌、注意力不集中。
这不就是抑郁症的表现吗?
所以,不把最初的那个“路障”(情绪创伤)搬开,只是吃点药让路面暂时看起来平整(缓解症状),下一场雨(遇到新的压力),坑洼还是会出现。这就是为什么复发率那么高。
一个真实的医案
之前有位30多岁的女性患者来看诊,主诉是重度抑郁、焦虑,吃了两年西药,时好时坏。
她整个人非常疲惫,脸色暗淡,说话声音很轻。沟通过程中,我发现她特别害怕冲突,习惯性讨好别人,但从眼神里能看出她压抑着很强的愤怒。
深入沟通后才知道,她的心结在于父亲。她父亲非常严厉,从小到大无论她做得多好,得到的永远都是批评和否定。她内心一直憋着一股巨大的委屈和愤怒,但又觉得“那是父亲,我不能恨他”,于是强行把这些情绪压了下去。
她的病根,就是对父亲的复杂情绪和渴望被认可而不得的创伤。
我给她治疗,第一步不是补,而是“通”。用了疏肝解郁的方子(比如柴胡、白芍、枳壳等),先把郁结的气机调畅开,让情绪有一个出口。
同时,我告诉她:“你必须先承认自己受了伤,有愤怒和委屈是正常的。这不是你的错。”——这在治疗上非常关键,叫做“认病”。
当她通过药物和心理疏导,第一次敢面对并释放出对父亲的愤怒后,她大哭了一场。神奇的是,从那次复诊开始,她的睡眠和食欲就开始明显好转。
后续再配合健脾、养血的药物(比如党参、当归等)巩固,把气血养起来。大半年后,她慢慢减掉了西药,整个人变得开朗有力量,和父亲的关系也得到了缓和。
所以,该怎么办?
如果你也深受抑郁困扰,并且反复发作,请你回头看一看:
有没有哪一个事件、哪一段关系,是你一直不敢触碰,下意识选择逃避的?
那个,很可能就是你的“病根”。
化解它,需要勇气,也需要方法:
1.承认创伤的存在:别骗自己“没事了”“都过去了”。
2.寻求专业帮助:找一个值得信任的医生,陪你一起面对。
3.借助中药调理:在疏通气机、清理“路障”的过程中,中药能给你很好的助力,让你有能量去面对创伤。
记住:看见创伤,才是治愈的开始。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到需要的人。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什么情况抑郁症会复发(抑郁症)》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